近日,宝兴法院以雅安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为契机,紧扣“五个聚焦”,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司法领域中,深入推进司法民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有序参与、监督司法。
一是聚焦代表委员联络,畅通监督渠道。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不定期向县人大报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落实审议意见。主动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聘请包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各界人士10余名担任廉政监督员,对法院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旁听庭审、见证执行,今年以来,先后邀请30余名代表委员参加增殖放流“电鱼案”、“碳汇”生态修复盗伐林木等典型案件开庭审理工作和执行监督工作,现场见证指导。
二是聚焦公众参与司法,加强陪审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在县司法局的协助下,经过3次选任,实现人民陪审员满额运行。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专业知识互补作用、便民诉讼的纽带作用和调处矛盾纠纷的亲民作用,加强业务培训,依法保障履职。2018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56件。今年一季度人民陪审员排期组成合议庭19件23人次,较去年同比上升。其中4月15日,4名人民陪审员参与组成七人制合议庭审理了社会关注度高的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聚焦司法便民服务,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制定“法官联村”工作制度,整合全院队伍力量,将审判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实现全县38个行政村(社区)“一村一法官”全覆盖,“家门口”的法官顾问,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温度。自2021年6月实施以来,到村开展工作300余人次,集中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次,切实做到“源头预防、关口前移”。持续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在东河、西河片区各设立巡回审判点1个,每季度开展巡回审判不少于1次,将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前,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大力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云办案”,打破地域限制,降低诉讼成本,将司法便民利民落到实处。
四是聚焦普法释法宣传,深化“双百四进”。大力实施“法律七进”活动,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提高群众遵法守法意识,促进平安宝兴、法治宝兴建设。打造“法徽护苗”未成年人司法关爱品牌,在全县部分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个。今年来,到宝兴中学、硗碛九年一贯制学校、陇东中心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4次,开展送法进寺庙活动1次、进乡村(社区)、进企业等活动10余次,积极营造全民学法、明法、守法、用法氛围。
五是聚焦司法“三公开”,推进阳光司法。严格落实审判流程信息、庭审、裁判文书公开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诉讼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让阳光下的正义可触可感。今年1至3月,审判流程信息案件123件,公开率99.19%,庭审录音录像案件54件,裁判文书上网56份,以开放促公开,以公开强化监督,以监督促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