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兴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找准司法助力扶贫工作的方法和切入点,通过强化八项措施,不断提高司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精准的司法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院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强组织,配强司法扶贫队伍。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司法助力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3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警与市政法委驻村第一书记组成驻村工作组,发挥政法部门职能,做好联系村的维护稳定、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工作。加强向市委、县委联系领导的工作汇报,积极争取支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二是结对帮扶,开展法官“认亲扶贫”。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联系村83户贫困进行实地了解,根据家庭情况及致贫的原因,开展“3+1”结对认亲扶贫,即分别由1名党组成员、1名法官和1名干警具体联系每一户贫困户。院长带队定期到联系村蹲点督导,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等情况,拉近法官与联系群众的距离,助推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三是为民服务,开通涉贫案件绿色通道。加快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运用提档升级工作,充分运用网上诉讼服务APP,进一步方便群众立案,保障群众诉权。加强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分流快速化解涉贫困村群众的矛盾纠纷。今年7月,该院立案法官在得知10余名民工冒雨前来立案,而被告却是当天下午另一开庭案件的当事人后,当即通知被告留下,并加班至深夜为其调解,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四是方便群众,巡回审理贫困群众案件。扩大巡回审理案件范围,主动将与贫困群众相关、涉及脱贫工作的案件纳入巡回审理范畴,开展上门调解、巡回审理,既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又将寓教于审的“法制巡回课堂”送到群众身边,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确保脱贫工作在法治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攻坚。今年9月,该院到案发地对一起被告人系残疾贫困群众的刑事案件进行巡回开庭审理,庭审后法官又向旁听群众释法,深受群众喜爱。五是强化措施,强力执行助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执行工作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调控、强制和保障职能。以开展“一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为载体,加强与执行联席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运用执行强制措施,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维护涉贫群众利益。在今年执结案件中,涉及民工工资、损害赔偿等民生类执行案件197件,到位标的220余万元,落实司法救助资金7万元,有效保障困难申请人基本生活。六是立足审判,维护脱贫攻坚良好秩序。发挥刑事审判在助力精准扶贫中的保护、防范和打击职能。审理了联系村村民卫某犯破坏生产经营罪一案,对卫某因对林权纠纷处理不满,为达个人的目的而擅自砍毁他人裁种的787株树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村的效果。发挥民商事审判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调节、导向和服务职能,审理了该村王某诉被告王某某等25人(均为该村村民)合同纠纷一案,起到引导村民依法维权的社会效果。七是加强宣传,提升村民法制意识。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司法扶贫”等重点工作,加强对联系村的法制宣传辅导,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法治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关爱慰问活动。法官们针对道理交通安全、校园暴力、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毒品犯罪等关注热点,向孩子们讲述了鲜活的法制案例和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孩子们知法守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在建党95周年之际,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石彬到大沟村,参加村支部的党组织生活,为该村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宣传党的政策、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农民工权益保护等政策和法律,帮助村干部提升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法治水平,促进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