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观念转变,强化公开意识。正确认识司法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推进司法公开,通过司法公开这种“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将司法权置于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努力摒弃“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公开是自找麻烦、添乱子”、“害怕公开、不愿公开”的错误落后思想,增加司法公开的责任感,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选择性公开为全面公开,变形式公开为实质公开。
二是抓组织领导,形成公开合力。把司法公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业务庭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升全院干警在司法公开上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切实加强各业务部门的沟通配合,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抓设施建设,强化物质和技术保障。在公开的硬件设施上,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与审判法庭加固维修项目统筹推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的科技化与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材料收转、信访接待等“八大功能”,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务;打造法院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电子公告屏和触摸屏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公众提供更直观、全方位、多元化、高效率的审判流程公开服务。
四是抓业务素质,提升公开能力和水平。把能力建设作为司法公开的基础和关键,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查摆在推进司法公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3月19日、25日分别组织审判员和书记员召开审判流程管理业务培训会、裁判文书评查座谈会,采取理论学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在案件流程管理、裁判文书的规范制作以及在案件审理中应注意的程序、实体、判词的准确性等细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着力提高庭审驾驭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提高文书质量。
五是抓公开载体,扩宽公开范围和渠道。按照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的三大公开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对每项公开的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如在审判流程公开中的诉讼窗口建设、审判流程公开信息、庭审公开及诉讼档案电子化管理,在裁判文书公开中的公开范围、技术处理,在执行信息公开中的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执行征信系统等方面,对公开的内容和渠道进行全方位安排,确保公开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