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宝兴法院结合审判职能,找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抓住“四个结合”,扎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切实为受灾群众解决灾后重建中的问题和困难,为推进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一是结合巡回办案,在“走”字上下功夫。法官主动下沉到重建现场、案发地,开展上门调解、法制宣传等常态化和多种形式的巡回办案。如:2013年12月30日,家住大溪乡曹家村的杨某某夫妇因林权边界争议引发的健康权纠纷将同为邻居也是堂兄弟的杨家两兄弟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人身损害赔偿款等费用33449.27元。考虑到大溪乡是地震重灾乡,此时受灾群众都在忙重建,又临近春节,亲戚、邻里间长时间纷争不断势必影响重建进度,影响过节气氛,而曹家村又是全县最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的乡村,当事人到法院参加诉讼要耽误很多时间,1月6日,承办法官主动带卷经过三小时的跋涉到曹家村送达文书,并就地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长达四小时的调解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当日圆满结案,得到了到场的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二是结合灾后重建,在“解”字上下功夫。随着灾后重建节奏的加快,重建引发的企业搬迁、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矛盾纠纷增多,法院抽派至灵关片区工作组参与重建的5名干警,在重建的前沿阵地上排查矛盾,就地化解纠纷。如:2013年10月,大溪乡罗家村二组村民罗某某因患重病,又系重建户,因家庭赡养纠纷一事找到乡政府请求解决。灵关法庭工作组成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与村组干部及时前往罗某某家中,上门进行调解,经过多番努力,就地化解了纠纷。同时,参与工作组的干警,对在推进重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向政府部门建言,从源头上预防纠纷。
三是结合专项活动,在“办”字上下功夫。切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专项审判执行活动和“司法大拜年”活动,对涉及民工、企业职工、“三养”案件等弱势群体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依法维护合法权益。2013年11月以来,宝兴法院共审结上述案件86件,执结59件,兑付民工工资等涉民生案件款项1389590.45元。如:2013年11月至12月初,宝兴法院先后妥善审结了宝兴县大坪大理石矿与杨某某等25名当事人劳动争议案件、成功调解了宝兴县白玉公司与兰某某等50名民工、第三人宝兴县山英公司劳动争议案件等影响重大的涉民工工资案件,并于12月30日召开现场兑付会,及时兑付民工工资47.5万元;成功执行了宝兴山河水电站与职工借贷纠纷案,通过灵活执行方式,执行款项25万元,保障了电站支付职工工资;积极做协调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宝兴县重质碳酸钙厂破产案遗留债务问题,为3名债权人兑现债权12万元。
四是结合重建帮扶,在“惠”字上下功夫。开展“重建家园风雨同舟——千名干部联万家”重建帮扶活动,将灵关镇大沟村70名重建户划分到党组成员及各部门,责任到头,进行结对帮扶。深入了解帮扶户的具体情况,实地查看温暖过冬情况,询问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帮扶登记台账,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情况、协调解决,让群众温暖过冬、加快重建、欢乐过年。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帮扶群众75户270余人次,配合乡党委政府,帮助解决了大溪乡2名特困户、“五保”老人生活问题。
(宝兴法院 钟琼 李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