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念头:“要回去!”
宝兴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天均周未到雅安看望在名山中学上高三的女儿。4月20日早晨8点零2分,地震突来,张天均和妻子、女儿迅速跑下楼,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就听到小区有居民讲,收到手机短信:地震震中在芦山,房子倒了很多......芦山距离宝兴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宝兴肯定受灾很严重。他脑海中立刻闪现“单位怎么样?”、“同事们如何?”,越想越不踏实,再顾不上多想,拿起手机开始联系家住在宝兴的同事,罗国林不通、辛安文不通、刘兴不通.....,所有家在宝兴的同事电话都不通,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通讯中断,无法了解宝兴情况,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要回去”。匆忙与女儿告别:“我们要回宝兴,你自己回学校。”便立即起程赶回宝兴,途经至铜头得知铜灵路(铜头至灵关)因山体垮塌交通已经中断,非常危险。他不顾生命安危,他毅然决定从狭口翻山徒步回灵关,一路上余震不断,山上到处都有飞石滚落,他一路躲避一路绕行,脚受伤也理会,不顾一切往灵关赶。就这样在余震和飞石中冒着生命危险走了3个多小时,晚上7点多终于到达灵关,知道情况的人都说他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铜头到灵关垮塌严重实在太危险了。但他却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再危险我也不能退缩。
他向群众打听到灵关指挥部设在灵关派出所,直接找到指挥部参加疏散和安抚群众工作,连夜抢运11名伤情严重的群众从大老路到天全县,转道雅安,直到晚上12点才吃上一碗方便面。凌晨1点才拖着伤腿回到灵关法庭,顾不得疲倦、来不及休息,拿起相机就开始拍摄灵关法庭受损情况。凌晨2点多才到灵关法庭外空凳上坐下休息,此时,通讯仍然中断,深夜仰望灾后的灵关灰蒙蒙的天空,他的心里极为沉重。他脑海总浮现同志们究竟如何?单位受损情况怎样?亲戚朋友们是否安全......?还不知道宝兴的情况,他无法入眠。
21日早上,天刚蒙蒙亮,他便起身从灵关镇徒步走回宝兴县城。苏家岩山体崩塌,交通阻断,他就绕道从大溪翻山涉水,冒着余震、顶着飞石前行。原本20分钟的车程,却用了近4个多小时才到达宝兴县城,此时已是中午11点多。两天的长途跋涉,他的脚肿了,超负荷工作,他早已筋疲力尽。但一到宝兴后,他没有回家看家里受灾情况,却忍着脚痛,马上赶到县法院,不顾余震威胁在审判楼仔细查看灾情,收集了大量灾情和各类涉灾信息,为法院受损情况统计提供第一手影像资料。
只有一个信念“坚持住”
地震过去四天,他一直战斗在救灾一线,他没回过家一次,没吃过一顿饱饭。23日下午7时,接到宝兴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通知,抽调到灵关指挥部。灵关指挥部分配他到受灾非常严重的大溪乡罗家村开展工作。罗家村距大溪乡有20里路程,7个村组,380余户1300多人,他的工作任务是逐户登记村民受灾受损情况,维护安置点稳定,安抚受灾群众情绪,分发救灾物质,卫生、安全、涉灾法律宣传等工作。罗家村村民居住分散,他每天走村串户查看、登记、解释、汇总、上报,回到居民安置点还要做各种涉灾法律宣传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分发救灾物资,接受法律咨询。声音说哑了,还是要继续,脚部旧伤未愈,膝盖又添新伤,一拐一瘸还是要坚持。
今天是4月30日,地震过去11天,他始终无怨无悔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没有回家看过自家的灾情是什么样情况,没有换洗过衣服,爱人是医务人员,同样在抗震救灾一线,家里没人管。当有人问他家里受灾情况怎么样?他淡淡地说:没回去看过,一直停电停水,冰箱里东西可能全坏了.但当问及他家人的情况时他却声音哽咽:“10来天了,不知道孩子怎么样,孩子在名山中学上高三,马三要高考,我们(他们夫妻俩)都在宝兴管不了她,很对不起孩子的”。铁汉柔情,他疲惫的脸上始终带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坚毅,但他的心里却像豆腐一样细腻柔软,坚持是他现在唯一的信念,为了践行党员的誓言、为了受灾群众的安危、为了他所爱的家人。他告诉自己,无论再大的困难,都必须要坚持住,正是很多象张天均同志这样一直坚持在抗震救灾阵地上,用信念支撑着,再大的难关,我们也能渡过。
(宝兴法院 钟琼 邓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