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宝兴县人民法院抗震救灾纪实(三)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05-02 09:42:18 打印 字号: | |
  4月26日,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六天,抗震救灾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灵关镇是宝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房屋倒塌严重。此时,家住灵关镇的宝兴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辛安文的身影却仍然穿梭在灾民安置点,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
  
  灾难面前,脑中首先闪过的是群众的生命安全
  
  4月20日,灾难发生后,他拉住妻子迅速从房屋内跑了出来,看到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群众,一座座房屋伴随着震波东倒西歪。当时,辛安文同志第一反应是群众的生命安全至上,为了避免在疏散中发生踩踏事件,于是他大喊“大家不要慌,注意照顾好老人和小孩。”此时有人大喊,“快,那边有五个人被埋在坍塌的房屋里了”,话只听到一半,他就立即朝着那人手所指的方向奔了过去。看着逃离出来的家人在一片狼藉的屋外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赶紧迎了上去,让他不要慌,快说出他们具体所处的位置。在那家人的示意下,他找来工具,和在场的群众试图去救出被掩埋的群众。没一会,有人找来了挖掘机来救援,他知道个人手工作业的力量太单薄了,于是看着挖掘机开始救援时,他转身又去查看其他群众的受灾情况了,此时,他完全来不及顾及身后的妻子和住在宝兴县城的父母和孩子的安危了。
  
  查看灾情,为官兵救援提供第一手依据
  
  一片片倒塌的房屋,不时传来群众的哭喊声。经过几小时做群众疏散安置和灾情查看工作,临近下午两点,他才回到灵关法庭与刚从雅安徒步赶回的宝兴县主要领导及陈仲革院长汇合,并按照当即成立的指挥部的要求,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此次地震伤员多,而转运救治的力量有限,不可避免会因为能否及时得到转运救治而发生争执。“你们搞什么,有关系的就能早点转移出去救治,太不公平了”,有的群众现场埋怨道。辛安文同志知道,群众希望自己亲人能及时得到更好的救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毕竟条件有限,应该先急后缓,优先转移重伤员。于是他尽量做群众的疏导工作,对群众劝说道:“转运途中余震不断,道路受阻,如果伤势不是很严重的能够就地及时得到治疗的,又何必要转运出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呢?”一遍又一遍,他的声音沙哑了。直到晚上8点,第一批救援的官兵徒步赶到了灵关镇,给这个被夜色阴霾笼罩的不安之夜带来了一丝阳光。看着赶来的救援队伍,他呆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笑意,因为他知道,他们等来了希望。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加快官兵救援速度,他再次埋头扎进废墟中,连续十几个小时奔走在倒塌的房屋之间,打探被掩埋群众的具体位置,为救援工作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缩短救援时间,为被埋群众争取生存希望成了他此刻唯一坚守的信念。
  
  心怀感恩,力所能及为救援官兵提供方便
  
  救援任务艰巨,广大人民卫士没日没夜地帮助挖掘被掩埋群众、运送伤员、搭建帐篷,看着眼前忙忙碌碌的身影,他想着军民是一家人,军帮民,民拥亲,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4月21日,他就组织灵关法庭的两名同事,组织一些方便面、矿泉水,冒着危险,熬点稀粥,在法庭外搭建自愿服务点,救援官兵和受灾群众提供方便,让他们在危难时刻感受浓浓暖意。
  
  坚守岗位,保障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推进
  
  震后第二天,辛安文同志就按照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在灵关镇群众安置点做信访维稳接待工作。尽管已经度过了一个不休不眠的夜晚,昨日一整天也不过是一包泡面充饥,体力也不堪重负。可是,他知道,灾情就是命令,越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党员同志越应该挺身而出。安置点人员集中,群众震后情绪恐慌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口角之争,极易发生冲突。在这样的状况下,每天都会接访六七十人,能当场解决的他就当场解决,不能及时化解的就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提交指挥部讨论研究,涉及到社会稳定的情况,还必须及时报给公安机关,确保在抗震救灾中的社会秩序。4月26日凌晨4时,灵关中学安置点内发生一起自愿者之间的打架事件,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刚躺下帐篷小憩一会的他又立即赶往现场......
  
  (宝兴法院 李春蓉)
责任编辑:宝兴县法院管理员